桐廬中鷹科技中心
桐廬中鷹科技中心
作品 | 桐廬中鷹科技中心建筑規(guī)劃項目
城市是個多元復合的動態(tài)系統(tǒng),建筑作為系統(tǒng)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,如何在限制中尋找機會、在融合中凸顯特質,成為人與城市的連接體,始終是思考與處理建筑與場地、場地與城市空間關系的重要問題。

鳥瞰圖
桐廬縣處于杭州市西南面,快速發(fā)展的經濟使得城市需要不斷融入新的綜合性辦公空間。桐廬中鷹科技中心建筑規(guī)劃項目,選址位于富春未來城?;啬厦嫔降刂脖幻?,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宜居。本工程設計總建筑面積為33603.58平方米,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20265.68平方米(計容積率),地下建筑面積為13337.9平方米。
項目區(qū)位
項目希望于富春江畔呈現(xiàn)一方風景獨好的辦公場地,成為基地周邊辦公與生活的多元化社區(qū)中心,并以此帶動人群能夠參與到城市的發(fā)展過程中去,真正實現(xiàn)建筑與人、人與城市的連接與融合。

沿洋洲南路透視圖
多元的融合—設計理念
地處富春未來城高新開放的城市環(huán)境中,中鷹科技中心的設計理念必將體現(xiàn)更多元的吸收與包容。
以場地為設計原點,充分利用基地周邊資源,采用因地制宜的規(guī)劃布局和獨具特質的建筑語境,營造符合區(qū)域特色的綜合辦公樓。
以現(xiàn)代建筑科技和綠色節(jié)能的新成果為設計指導,將高效、生態(tài)、創(chuàng)新、人性化辦公的概念滲透到建筑的各項功能之中,以期成為全國綜合辦公樓的樣板工程。
以雄鷹絢麗的羽毛為設計元素,寓意中鷹集團的發(fā)展理念——珍惜自己的羽翼,注重公司口碑,以勇毅的初心傳達公司秉承的文化與宗旨。

于獨立中相融—規(guī)劃策略
規(guī)劃思路突破常規(guī)寫字樓的固有模式,以三棟獨立點式高層圍繞中心景觀的創(chuàng)意,形成城市辦公建筑規(guī)劃的新思路,并通過建筑形態(tài)、屋頂花園及平面景觀將辦公模塊、創(chuàng)意模塊、生活服務模塊進行有機地聯(lián)系。在三足鼎立式的場地布局中,融入東方弧線美學,將三棟圍合的建筑,于各自獨立中相融相扣、于單體變化中呈現(xiàn)統(tǒng)一和諧的美感;同時,賦予場地更加開闊通達的機能,也為中心景觀提供更充分、靈動的活力。
總平面圖
車行流線分析
建筑立面運用流暢的造型、有機的設計語言、干凈的材質與色調,力求為辦公建筑打造出輕盈漂浮的姿態(tài)。同時在曲線與直線的并存、柔與剛的對比中,創(chuàng)造視覺沖擊,展現(xiàn)建筑的張力。
建筑以內部結構為載體,用薄薄的一層腔體空間依附于主體結構之上,把傳統(tǒng)意義上普通的白色鋁板進行重組切割,傳達輕柔、流動、絲滑的質感,降低高層建筑厚重的體量感。
建筑的角部被處理成圓弧形,并通過鋁板的穿插、旋轉、傾斜,與內部玻璃的結合,透出玻璃幕墻的豐富細節(jié),活潑有趣。辦公樓的標準層也因為有了轉角弧度,從而能夠有更好的空間鳥瞰周邊的環(huán)境,提升了人性化的辦公品質。
建筑頂部女兒墻之上采用穿孔鋁板材料,漸變的鏤空表皮形式更好地降低了視覺高度,輕薄地漂浮感連接于天空和云層,建筑融于自然,塑造出一個去中心化的建筑群體,減輕建筑給人的壓力感。

沿石珠路透視圖
柔光下的空間——下沉庭院
以細膩的地被和灌木,為每棟辦公樓打造溫馨靜謐的下沉庭院,不但賦予建筑更強的空間感,同時高效拯救了地下室的采光,使原本位于地下室的區(qū)域擁有面向花園庭院的明亮空間。設計將食堂、儲藏功能設置于負一層,不占用容積率,同時增加地下室的功能布局。
南面三號樓呈圓形的主入口及下沉空間,向南面山地環(huán)境展開,與起伏的山坡相擁,形成了氣勢獨特的風景線。環(huán)形的入口,使整棟建筑更有大氣之勢。圓形下沉庭院的會所擁有極好的視覺感受,禪意的空間體驗感使整個辦公園區(qū)藝術性獲得提升。
有機的生命體驗—— 景觀設計
整體景觀布局由中心景觀向四周輻射,開闊的景觀視線,使整個區(qū)域擁有良好的輕透感。
入口景觀在空間尺度、鋪裝導向、材質肌理、景觀元素的排列中,通過天之影、水之聲、夜之光等元素的滲透,塑造了一種有機的生命體驗。內部廣場的景觀設計延續(xù)了山水的元素,以樹作為生命的象征,向外延展的枝丫與建筑立面構成呼應,將建筑與景觀這對鋼筋混凝土與生命有機體的共生矛盾體重組糅合,營造出既有對比又互相融合的整體氣韻。
景觀硬質空間上采用簡潔純凈的色調,不僅是對建筑立面語匯的呼應,也是對于靜謐的辦公生活空間的向往。環(huán)繞的片狀點狀綠植是阻擋城市喧囂的屏障,休憩遮蔭的需求,更是人們對自然呼喚的回聲。在植物品種選擇及種植方式上,東北面入口設計采用開闊通透的手法,以挺拔的銀杏樹及樹姿古樸的點景大樹,將辦公區(qū)和外圍主路隔開,同時又能滿足商業(yè)街的視線通透性。在高層地面轉角處的灰空間,與植物結合的怡人小空間,增添了整個場地的趣味性。
項目名稱:富春未來城中鷹科技中心
項目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
設計總負責:萬凌
設計團隊:萬凌、梁康華、輔瑩、袁普慰
總建筑面積:33603.58平方米